洗个手0.3元15秒,抠抠搜搜消耗游客好感 | 新京报快评
▲资料图:葫芦岛银泰水星海洋乐园一角。图/该景区微信公众号
文 | 苏士仪卫生间洗个手也要收费?
据极目新闻报道,近日,有网友拍视频反映,辽宁葫芦岛一海洋乐园卫生间的洗手池需要扫码使用,费用为0.3元15秒,该网友认为景区行为不合理。7月30日,景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收费项目已持续一段时间,会向上级反映游客诉求。
洗手15秒收费3毛钱,该海洋乐园这样的收费操作让不少人摸不着头脑。在网上,不少人就认为,该海洋乐园执着于在这种小事上收费,有过度商业化之嫌,“现在景区怎么还有这个套路”;与此同时,也有人对该海洋乐园的做法表达了理解,认为此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水资源,对很多人而言其实是一个提醒。
首先要强调的是,涉事景区如此做,或许有成本考量,也或许有节约用水的考量。但从目前舆论的反馈看,在最终的表现形式上,这样的做法毕竟与人们的习惯相违背,其实很难获得游客好感。
况且,从收益的角度看,这样的做法究竟能为该海洋乐园创收多少,也该打个问号。而在这些信息不明确的情况下,人们看到的其实只有“洗手收费”几个大字。如果该海洋乐园在舆论场上留下如此印象,在当前的背景下,显然对其品牌本身以及今后的获客有着不小的负面影响。
这里要明确的是,作为商业经营活动的一种,该海洋乐园通过正常收费维持自身运转、保持盈利,这都无可指摘。毕竟,把产品投入市场就是为了挣钱,这是市场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。但在这个过程中,也得考虑一些决策对品牌的影响,如何拿捏个中分寸,其实并不难把握。
景区当然有自主决策权,但某种程度上而言,其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的决策本身,也是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内容。如果仅仅因为“洗手15秒收费3毛钱”这种决策败坏了游客的好感,显然有点得不偿失之感。过往类似的“翻车”案例并不少见。
就此去看,对“洗手15秒收费3毛钱”做法的必要性值得该景区好好思量一番。因小失大,得不偿失。
撰稿 / 苏士仪(媒体人)
编辑 / 迟道华
校对 / 杨利
推荐阅读:AI眼镜不能成下一个“偷拍神器” | 新京报专栏治理AI虚假信息,“自媒体”也当守土有责 | 新京报社论14岁女生解约被索赔,警惕MCN黑手伸向未成年人 | 新京报快评欢迎投稿:新京报评论,欢迎读者朋友投稿。投稿邮箱:xjbpl2009@sina.com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。来稿将择优发表,有稿酬。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,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,附上作者署名、身份职业、身份证号码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(包括户名、开户行支行名称)等信息,如用笔名,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,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。暂时没有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