鸿蒙时代,品牌如何寻找确定性增长?

手机、平板、电视、家用电器、智能汽车,未来生活中的任一平面,都将成为“超链时代”的神经元。
超链时代,源自2025 HDC鸿蒙生态增长峰会上的一个金句,“随着终端的智能化、网联化发展,互联网正在进入万物皆可联、一切皆入口的超链时代。”QuestMobile研究院院长王康说道。

如华为的“1+8+N”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,其中“1”是手机,“8”则涵盖大屏、平板、PC 、可穿戴设备等八大核心终端,“N”是开放生态设备,通过多端协同与场景化服务,为用户提供无缝连接的智慧体验。
背后,是中国科技产业在生态构建上的极速进化。
鸿蒙自2019年萌芽,截至目前,根据华为官方数据显示,鸿蒙生态设备数已突破10亿台,注册开发者达800万+,已覆盖TOP5000应用,满足用户99.9%使用时长,“向阳而生,鸿蒙渐长”。
剧变的生活范式,将给商业带来哪些变化?企业又该如何适应它?
鸿蒙生态用一体化的商业全景图,作出答案:通过统一投放平台,整合应用分发、服务分发、互动媒体、AI等全域流量资源,实现高效协同。在鸿蒙生态一体化策略下,鲸鸿动能将围绕获量和提升转化持续演进,不断优化算法引擎能力驱动增长,服务于生态伙伴的长效经营,和伙伴共同探索增长新空间。

鸿蒙生态商业全景图,
如何带来确定性增长?
一切风景,都经入口而展开。
鲸鸿动能,具有哪些特点?
相较单一社交平台的广告系统,鲸鸿动能可覆盖多个APP(华为自有应用及联盟生态应用),并识别各端流量的流转路径;而对比其他终端广告系统,鲸鸿动能背后的鸿蒙生态更为多元,从手机到汽车,覆盖全场景智慧生活。
事实上,鲸鸿动能并没有将“广告平台”重新发明一遍,而是将广告这件事,融合在生态之中。
1.更立体的用户体验
不局限于一个社交软件,甚至不局限在手机屏幕里,通过鲸鸿动能可以走进鸿蒙生态的多端交互,“一体化覆盖”华为全域媒体矩阵,带来全新的增长空间。
众多流量入口,终有一个是“正确的沟通场合”,帮助品牌与用户建立沟通桥梁。
2.更完整的价值洞察
另一个优势是,一个账号连接“全场景数据”,通过系统级入口和三方生态级入口,为品牌提供连续的触点和快、全、准的数据洞察。
当用户在多个应用间跳转,品牌可跨场景触达;
当人们切换到手机、平板、智能穿戴等设备,品牌可跨终端展示;
更重要的是,这些跨越之间的连续性清晰可见,广告主可看见一体化的用户生命周期,围绕用户价值进行长期耕耘。
3.创新增长的元服务
作为可互动终端,如手机的负一屏、语音AI、服务市场榜单,都可以在用户使用过程中,自然而然地给出建议。广告不仅是展示,也可以是这些“元服务”。
除了互动过程,鲸鸿动能还提供了私域载体,如内容号,品牌专区,助力留存与活跃,帮助企业实现转化闭环。
一次提醒、一份攻略、甚至是自动化的便捷体验……元服务,是广告的新境界。
4.更便捷,更智能
随着华为的人工智能能力持续演进,算法将指引广告主抓住沟通时机,“在热点中被发现”,比如抓住用户的出行需求,种草文旅产品;“在用户需要时出现”,当用户真的搜索相应文旅攻略时,进一步提供机票酒店预定。

除了鲸鸿动能本身的优势,作为统一投放端,其还整合了应用市场(AppGallery)和Push能力。
AppGallery为开发者提供上架-分发-运行-变现的全生命周期服务,年同比5月,在架应用数增长45%,推广应用数增长42%,市场繁荣。作为连接用户与产品的最后一公里,AppGallery焕新流量、升级算法、并提供场景化解决方案。
拥有800亿级消息发送量的Push,则不断丰富展示场景,以用户视角,在合适的时间提供合适的内容,从“推送器”演进为“对话者”。
以同程旅行为例,这一头部在线旅行平台,就和鸿蒙生态展开了全场景合作。
1.预装+应用市场,为增长赋能
预装高效覆盖优质用户,同时借助搜推场景结合,精准捕获出行场景用户,引爆旅游节点增量。
2.智能化触达:系统级PUSH缩短转化路径
小艺AI可识别用户意图,提供全新服务体验。如帮助完成语音对话预订、行程规划、旅游攻略/榜单的定向推送,过程中自然带出“周末特价”“高铁酒店套餐"等内容。在旅游季的关键节点,还可以通过PUSH追投主动触达。
3.深度融合鸿蒙生态,创新用户沟通方式
用户可在负一屏、桌面卡片中快速查看订单、提醒出行、领取优惠券,这些跨端交互,让同程旅行的月活持续攀升,激活-新客转化率提升了30%以上。


统一投放以外,
鲸鸿动能还是统一的变现平台
开发者视角,目前面临哪些困境?
其一,流量入口稀缺,获客难:2025年数据显示,网民月人均打开APP数量仅28.7个(QuestMobile研究院 ),需要有手机桌面以外的更多流量入口。小程序虽被寄予厚望,但受限于超级APP的主场景差异(如微信的社交、支付宝的支付),也并非所有开发者的理想去处。
其二,商业模式单一,变现难:面对流量红利消退后的生存考验,多数开发者的变现模式单一,抗风险能力弱。
某种程度上,这是同一件事。
增长与变现分离,开发者难以经营完整的用户生命周期,于是陷在局部的效果指标中,无法准确评估整体投入产出。
如果投放充满“确定性”,会怎么样?
鲸鸿动能的答案是,作为统一投放平台的同时,也是统一变现平台,帮助开发者解决流量稀缺与运营割裂的痛点。
通过算法优化,鲸鸿动能提供稳定、合理的广告展示,运营超过11年、中国市场迄今用户规模最大的消除游戏“开心消消乐”,在变现合作接入后,对比初期变现流水提升5倍。
最初,“开心消消乐”认为鸿蒙生态是趋势所向,不容错过。很快,他们就意识到多终端设备的独特价值——不少人喜欢用手机以外的设备玩游戏,这部分用户成为了全新增量。
同时,用户换到平板、穿戴设备也可继续玩,跨设备体验延长了在线时长,付费转化率也就相应提高了。
于是在2024年,开心消消乐在鸿蒙生态开启流量变现。鲸鸿动能免集成SDK、简化流程、端云协同,与开发者携手共进,让该游戏流水规模显著攀升。
更令人意外的是,华为高净值用户还让开心消消乐的广告价值大幅提升,近半年来ARPU提升275%,eCPM提升了550%。
这对于开发者而言,不仅是创新增长,更是打开了商业模式的天花板。

写在最后
在鸿蒙生态构建的“超链时代”下,万物互联已从技术愿景转化为生活常态。终端智能化与多设备协同的普及,使传统单一入口的营销模式被全场景生态所取代。
传统路径下,每个环节都是一重挑战:
1. 发行,很难在市场中和巨头卷排名;
2. 投放,布局多个广告平台,必然会有重复低效触达;
3. 变现,投放中只能看到点击和下载,后续用户是否有价值和付费意愿,其实没有保障;
4. 经营,长期缺乏应用外的促活手段,困在一个应用内,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。
而在鸿蒙一体化下,这些痛点都能被解决。
鲸鸿动能作为鸿蒙生态的智慧营销平台,依托华为“1+8+N”全场景设备生态(覆盖手机、车机、穿戴设备等10亿+终端),通过三大核心优势重构商业增长逻辑:一是跨端交互能力,打破设备壁垒实现多终端统一触达;二是全场景数据融合,以单一账号串联用户多维度行为,构建连续性的需求画像;三是AI驱动的智能投放系统,基于实时场景动态优化策略。
这种能力使广告从“打扰式推送”升级为“服务式连接”。
对开发者而言,鲸鸿动能作为统一变现平台,则进一步解决了流量稀缺与运营割裂的痛点。在与鸿蒙生态的共创中,产品价值也得以提升。
这是一条穿越流量红海的确定性路径。

暂时没有评论